阅读历史 |

第十八章 红嘴绿鹦哥(2 / 2)

加入书签

欲试,他馋了半个月,这下可以好好的解解馋了。赵希筠见他坐卧不定的,掩口轻笑,挨着赵希厚道:“三哥,就这么急?”赵希厚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我都忍了半个月了,实在受不住了,每日都想着王叔做的菜。”“就连做文章也是?”赵希厚偷偷地瞧了眼赵老太爷,轻轻地点点头。却不想这个小心翼翼地动作将赵希筠若笑了。赵老太爷示意人盛汤,见兄妹俩先是窃窃私语,又笑道一处,也笑道:“你们说什么呢?也说出来叫我笑笑?”赵希筠忙收了笑容,不再说话,只是拿眼神示意赵希厚。赵希厚清清嗓子,正色道:“没什么。五妹妹说,这锅汤千呼万唤始出来,如今还‘犹抱琵琶半遮面’。”赵老太爷把持不住“扑哧”的笑了出来,颤着手指着赵希厚不说话。赵希筠忍着笑,离了位走到赵老太爷身后为他抚胸擦背,好一通赵老太爷才算缓了气,唬着脸道:“定是你想的,筠儿但不会这样!”赵希筠应和道:“正是,爷爷定要为孙女做主。”赵希厚亲自捧了酒奉与赵老太爷,笑着道:“我哄爷爷笑一笑,古人彩衣娱亲,我是做不来大花脸,所以只知道说两句笑话。”赵老太爷笑着抿了口酒:“知道是你的孝心,我好些日子都没能笑的这么痛快了。快把汤盛了喝,鸽肉稀烂的才好吃。”溶月伸手将砂锅盖子打开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锅里不是鸽子汤,而是……白米饭混着汤,其中还有几根菠菜,几块豆腐。赵希厚顿时沉下了脸。溶月转了身,训斥汤臣:“这是什么?不是说是鸽子汤么?你不知道少爷喜欢吃肉么?”汤臣早就垮着一张脸,他就知道会是这样。方才他就求着瑞雪,既然来不及炖鸽子汤,拿新鲜鸽子肉,做肉丝汤也是好的。可是瑞雪根本就不听他的,只把饭啊,菠菜,豆腐一古脑地都倒进砂锅里,煮好了就叫自己端上来。早知道是这样,他就自己煮了,哪里求着瑞雪。再是王师傅的闺女,可也才是个十二岁的孩子,也就比那锅灶高那么些,怎么能指望她能做出什么山珍海味来。溶月瞧着汤臣根本没反应,粉脸一肃:“把王九指叫来!”汤臣喃喃地道:“就是因为鸽子汤王师傅才病这是瑞雪做的。”赵希筠略微有些诧异地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我们前日吃不是好好的么?”“是。知道三少爷喜欢吃王师傅的菜,请瑞雪帮着做的,她还能做出几分王师傅的手艺来。”瞧着在坐的几位面上都有些不好,不过三少爷的面色……他越发的小心,将汤从新盖上,打算端下去重做。“不必了,给我盛一碗吧!”开口的是赵老太爷,他苍老而颓废地盯着那锅杂菜汤饭,有些昏晕的眼睛却想诉说一件久远的事情。赵希筠为赵老太爷盛了一碗,看着他稀罕而又满足地眯着双眼,好像那是人间美味一般。她忍不住为自己盛了一碗。很平常,很平常的东西,几乎没有任何特色。她不明白,为何爷爷为何对这平淡出奇的东西表现得如痴如醉的样子。连着吃了两碗的赵老太爷看着都不动手的人,勿庸置疑地道:“你们都吃点。”赵希厚勉强的吃了两口差点就想扔了筷子,这什么东西,菠菜还涩嘴,什么味儿也没有,怎么吃。“那年进京赶考,我病倒在京城,是位老公公煮了这个给我吃,救了我一条命,如果当是没有他,我也就病死在京城,无人问津,也中不了榜眼,就置办不起这么大的家业……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你们都吃,都吃点。”红嘴绿鹦哥:其实就是菠菜。我记得小时候,父亲指着盘子里的菠菜对我说菠菜的故事。说是朱元璋还没发迹时,在一个又冷有饿的冬天晕倒在路边,一个老公公将他救了回来,拿豆腐、菠菜、剩饭煮了一锅汤饭给他吃。后来朱元璋发迹后,千里寻那个老公公,并问那是什么菜。老公公说叫红嘴绿鹦哥。(大家可以听下刘宝瑞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,故事很像。)后来我查了资料,发现又一个跟红嘴绿鹦哥有关的传说。相传一清代皇帝在江南微服出游时,在百姓家中吃到一道可口的菜。回宫后皇帝要御厨如法炮制,菜名为“金镶白玉板,红嘴绿鹦哥”。虽然两个故事不一样,但是都说的是菠菜豆腐。菠菜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人宜食;痔疮病便血,习惯性大便燥结者宜食;平日里我们总说菠菜跟豆腐在一起煮吃多了多得结石。其实是生菠菜不宜于豆腐共煮,如果用沸水焯烫后便可与豆腐共煮。菠菜豆腐汤可是很美味的东东。(未完待续)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