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七百五十二章 正道的光(2 / 3)

加入书签

强的多的多。

&esp;&esp;收集气象信息,尤其是京城周边的气象信息,一直都是锦衣卫的重要工作。

&esp;&esp;身为锦衣卫的都指挥使,骆养性当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。

&esp;&esp;王霄若有所思的说“再这么下去,估计就要田垄干枯,田苗枯死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谁说不是呢。”骆养性也是叹气“可十年之中九年大旱,老天爷不下雨,谁也没有办法啊。”

&esp;&esp;天不下雨,田里就没有粮食。

&esp;&esp;没有粮食,百姓们就要饿死。

&esp;&esp;百姓们要饿死,那他们为了活下去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。

&esp;&esp;乞讨流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,还属于可以让人头皮发麻的接受。

&esp;&esp;可直接扯旗帜大喊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’那就是要命了。

&esp;&esp;骆养性也急切啊,他家里的庄子大部分都是在京城附近的。老天爷不下雨,他们家的庄子自然也是一样。

&esp;&esp;虽然可以凭借锦衣卫的权势抢夺水井河道的水源,可一旦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扯旗子,他们骆家自然是死无葬身之地。

&esp;&esp;迎着王霄那似笑非笑的表情,骆养性心头突然一紧。

&esp;&esp;他试探性的询问“大师,我观之前大师所写之周易上,似有勾连天地,呼风唤雨之法?”

&esp;&esp;“嗯,是有的。”

&esp;&esp;“真能呼风唤雨?”

&esp;&esp;“赤壁之战的时候,诸葛武侯请来东风的事情,知道不?”

&esp;&esp;“自是知道的。”

&esp;&esp;“我这就是从武侯那里学来的。”

&esp;&esp;虽然王霄说的跟真的似的,可骆养性还是不相信。

&esp;&esp;因为锦衣卫这而百多年来,抓捕的各种神神道道来欺骗愚昧村夫的骗子们,累计起来的档案,那真的是堆积如山。

&esp;&esp;从小就在锦衣卫里到处跑,这种稀奇古怪的档案就是骆养性最喜欢看的东西。

&esp;&esp;所以他很早的时候就很清楚,什么这个大师,那个高僧,这个陆地神仙,那个海外高人什么的。全都特么的是胡扯。

&esp;&esp;王霄之前展示出来的实力,的确是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
&esp;&esp;像是一巴掌就能拍碎一张桌子什么的,绝对是让人难以置信。

&esp;&esp;可这与呼风唤雨相比起来,根本就是什么都不是。

&esp;&esp;王霄说他能呼风唤雨,骆养性的第一反应就是‘这家伙是他知道过的最厉害的骗子。’

&esp;&esp;先是以治疗瘟疫求名,之后再行呼风唤雨之事行骗。

&esp;&esp;可骆养性始终想不明白,王霄这是要骗什么呢?

&esp;&esp;疑惑之中的骆养性,感受到了王霄的目光,瞬间惊醒过来。

&esp;&esp;这场戏还没有演完,自己这个演员怎么能傻乎乎的不去接话呢。

&esp;&esp;“大师。”骆养性神色极为诚恳的行礼“还请大师菩萨心肠,慈悲为怀,解救天下苍生”

&esp;&esp;王霄淡淡的出言打断“我是治道家的。”

&esp;&esp;骆养性楞了下“还请真人踏七星,行北斗。虚怀若谷,悬壶救世”

&esp;&esp;一连串的三千字,说的骆养性口干舌燥。

&esp;&esp;看到王霄终于是缓缓点头,他这才是松了口气。

&esp;&esp;“求真人解救天下苍生,祈天求雨。”

&esp;&esp;王霄满意的点点头“不行。”

&esp;&esp;骆养性差点一口气没缓上来。合着我说了这么多,那都是在说废话了?

&esp;&esp;好在王霄主动为他做了解释“逆天改命这种事情,不是不能做。而是需要付出代价。”

&esp;&esp;骆养性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“敢问真人,需要何等代价?”

&esp;&esp;“折寿。”

&esp;&esp;王霄说的很简单,可这代价却是世间第一无二,再也没办法替代的。

&esp;&esp;这话一出,骆养性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接话。

&esp;&esp;折寿为代价施展法术,还真没几个人敢去做。

&esp;&esp;俗话说‘好死不如赖活着’。哪怕是乞丐,也会珍惜自己的寿命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