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关宁军必须要除掉(1 / 3)
&esp;&esp;整个北直隶,都陷入到了一种极为古怪的氛围之中。
&esp;&esp;原本在大明这里,只有那些士绅读书人们,才被认为是‘民’。
&esp;&esp;他们缴纳赋税养活官府和皇帝,是被儒家所赞叹的三代之治。
&esp;&esp;可现在这些‘民’们,正在遭遇来自大明皇帝的重击。
&esp;&esp;大明皇帝高举正义的铁拳,将这些‘民’拉出去砍了,或者是交到诉苦大会上,让那些之前被读书人所蔑视的泥腿子黔首们给生死活剥。
&esp;&esp;这不是形容词,这是动词。
&esp;&esp;大明的士绅们坏到什么程度?坏到把黔首们逼到家破人亡都不算完,死了都得攥把油水出来的程度。
&esp;&esp;以往他们有官府的支持,有家奴们的保护,黔首们想要报仇都没机会。只能是等起义军来了之后报仇雪恨。
&esp;&esp;可现在皇帝亲自带头,先把各地的官府给灭了,跟着用释奴令解放所有的家奴,还给他们分田地。
&esp;&esp;失去了保护的士绅,并不比咩咩羊强壮多少。
&esp;&esp;可以说,在很短的时间之内,整个北直隶的士绅们,都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。
&esp;&esp;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被灭了。
&esp;&esp;大明的读书人有很多,他们一路考试,从童生到秀才,到举人再到进士金榜题名。
&esp;&esp;这每一次身份的跨越,那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一个人的成功背后,是九十九个人的落榜。
&esp;&esp;大量落榜的读书人,一辈子都在秀才甚至是童生的身份上面转悠。
&esp;&esp;而所有人都知道的是,读书人如果没机会做官,那就是最为典型的废物。
&esp;&esp;手不能提,肩不能扛。
&esp;&esp;除了浪费粮食以及在勾栏之中厮混之外,没有丝毫的用处可言。
&esp;&esp;养活一个读书人非常耗费钱粮,不少读书人的家庭极为凄凉,饭都吃不上的那种。
&esp;&esp;对于这种贫寒之家出来的读书人,王霄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。
&esp;&esp;一个是去从各地官府的吏员做起,认真工作办事等待着提拔的机会。
&esp;&esp;还有一个就是去做老师,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。
&esp;&esp;做老师的话,工资待遇什么的都不错。只不过不许教授儒家相关的典籍,也就是四书五经八股文什么的。
&esp;&esp;他们的工作就是教授孩子们识文断字,懂得数学的更好,能多拿一份钱粮做专门的数学老师。
&esp;&esp;在科学之中,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甚至可以说数学是科学的基础。
&esp;&esp;可儒家当道的华夏古代,那些大儒们是如何看待数学的呢?
&esp;&esp;蔑视,毫不掩饰的蔑视。
&esp;&esp;而科学的进步,在儒家的眼中,则是一个常常会出现的词,奇淫技巧!
&esp;&esp;工匠活的生不如死,搞数学的被蔑视排挤。
&esp;&esp;其结果就是科技力量越来越落后,直到有人在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轰开国门为止。
&esp;&esp;要知道,崇祯十七年的关外鞑虏,他们的科技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大明。
&esp;&esp;这个时候的野猪皮,压根就不是书上忽悠的那什么骑射为王。
&esp;&esp;他们打仗的主要火力输出是大炮。
&esp;&esp;没错,就是大炮。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都已经超越了大明。
&esp;&esp;而且野猪皮打仗的时候,主要作战方式也是以重甲兵的地面突击为主。
&esp;&esp;骑射什么的,那都是‘你是疯子,他是傻子’里面瞎忽悠的。
&esp;&esp;真正把骑射玩出花样来的,那是蒙兀人。
&esp;&esp;想要重振大明,首先是开启民智。
&esp;&esp;而且肯定不是用四书五经八股文来开,得用数理化来开。
&esp;&esp;否则的话,一二百年之后,又是一个老套的轮回。
&esp;&esp;“这些读书人得分开来看。”
&esp;&esp;遵化城府衙大堂,王霄正在为崇祯讲课“秀才以上的,全部不能留。童生和秀才,挑选其中家境贫寒的出任胥吏和教师。还有,年纪超过四十五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