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1章 高阳酒徒(2 / 3)

加入书签

,秦国的将领也有能力用严苛的军法,约束秦卒的一举一动。

&esp;&esp;在这次小插曲后,分卒同大军一起,抵达了陈留城下……

&esp;&esp;陈留是大梁以东重要的县邑,地处交通要道,人口众多,有万余人,城周长四五里,比黑夫他们家的安陆县城要大不少。

&esp;&esp;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,高约四丈,东西南北各开了一个城门,门两侧各有一个高六丈的角楼……

&esp;&esp;直到这时候,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场的秦卒们才愕然发现,陈留城,早就城门大开,魏国的旗帜被砍断扔到了城下,踵军的旗帜已经飘在角楼上。

&esp;&esp;“不是吧。”

&esp;&esp;连黑夫都有些震惊,踵军前锋也就在己方前面十里,难道说他们那两千人只花了一个时辰,就把这座城池打下来了?陈留就没有进行有效的反抗?

&esp;&esp;不是说陈留城,还有三千魏军么?

&esp;&esp;带着这样的疑问,戍卒们被要求入城维持秩序,搜索残敌。

&esp;&esp;走入陈留西门,黑夫才发现,城门内侧,还是发生过一场战斗的,此处横七竖八地躺着百余具尸体,死相惨烈,或中弩箭而亡,或被戈矛戳出了几个血窟窿。

&esp;&esp;“是魏军么?”走在黑夫身后的季婴小声说道。

&esp;&esp;“看这些人衣着、兵器五花八门,不像是魏卒……”共敖接话道。

&esp;&esp;“是当地的轻侠。”

&esp;&esp;黑夫已经猜出了他们的身份,不由感慨,这驻守在陈留的魏军,竟然不战而走,反倒是本地游侠儿,为保卫他们的故里流了血。

&esp;&esp;半个时辰后,城内为数不多的残敌也被肃清了,很遗憾,因为秦军太多,抵抗的轻侠却太少,黑夫他们这个屯,只混到了两具首级,根本达不到他这屯长获集体功升爵的标准……

&esp;&esp;那些抵抗者的大好头颅被砍了下来,堆成一堆,无首尸体,则被高高悬挂在城门内侧,看上去十分骇人。

&esp;&esp;陈留城内的里民被秦卒从家中驱赶出来,战战兢兢地站在门边,一边望着亲朋的尸首,一边等待将军羌瘣的入城仪式。

&esp;&esp;黑夫也带着部下们站在门边,手持戈矛维持秩序。

&esp;&esp;他放目望去,在道路两侧那些或畏惧,或仇恨的脸庞中,黑夫看到有个四十多岁的儒服中年人,他的儒冠戴得歪歪斜斜,衣襟上沾满酒污渍,看上去不伦不类。

&esp;&esp;此人正指点着入城的秦军,在一个目光满是愤恨的青年耳边,说着什么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“可恨!那校尉明明有三千兵卒,竟不战而逃!真是可恨!”

&esp;&esp;高阳里的郦商在陈留游侠中小有名气,凡事都喜欢出头,颇受同龄人尊崇。

&esp;&esp;但今日,他却因为被兄长拦下,未能加入在陈留令带领下,那百余轻侠、门客的最后抵抗。

&esp;&esp;此时此刻,他站在跪迎秦军入城的人群中,看着那些昔日同伴的尸体,还有耀武扬威秦卒,不禁愤恨难平,差点就没忍住,想过去刺那披着甲,正在往他们这边看的黑脸秦吏一剑了!

&esp;&esp;“若不是为兄拉着你,你此刻已是那些无头死尸中的一员了。”

&esp;&esp;一旁的郦食其却对此不屑一顾,在他看来,这些游侠儿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的死法是不值得的。

&esp;&esp;大丈夫生于世上,当效仿张仪公孙衍,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息!即便是死,也要像苏秦那样,做下大震动诸侯的大事后,死得轰轰烈烈,让天下侧目!岂能为了一个注定灭亡的政权,轻易付出自己的宝贵性命呢?

&esp;&esp;“商,收起你的愤恨罢。”

&esp;&esp;郦食其拍了拍郦商,在耳边说道:“陈留令食君之禄,守土有责,只能以一死而报魏王。但魏国对你我兄弟,却无一粟之恩,何必为其殉葬?魏国覆灭,已是定局。还是想想,往后在秦国治下,要如何活下去吧,我倒是听闻,秦国不喜游侠,你以后如何打算?”

&esp;&esp;郦商依然有些愤愤不平,对兄长这种态度十分不满,便回头怼他道:“我也听闻,秦国亦不喜儒生。”

&esp;&esp;郦食其低声笑了起来。

&esp;&esp;“我虽然穿着儒服,看似儒生,但学的却是纵横策士之术,当然,如今的世道,秦国横扫中原,没有了诸侯混战,纵横之术也派不上用场了……”

&esp;&esp;郦食其难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