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8章 言志(2 / 4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他想了想道:“还记得当年与县尉初识时,是在云梦泽畔的一家客舍,当时喜君也在那。客舍舍人带着女儿,以梁肉供应喜君,吾等却仅有温汤。我当时就十分艳羡,不过也只是想吃上一口肉,还期盼有女子侍奉而已……”

&esp;&esp;“但现如今!”

&esp;&esp;季婴自豪地说道:“我掌管一乡邮传,每天都能吃上肉食,还娶了新妇,爵位已到簪袅,距离大夫爵也不远了!我的志向,就是到喜君年纪时,能得到大夫爵!让人尊崇我一声季婴大夫!”

&esp;&esp;没想到,众人里才干最少的季婴,却是志向较大的,黑夫不由为他击节而赞!

&esp;&esp;这时候,就只剩下利咸。

&esp;&esp;利咸可以说是前途最光明的一个,他如今是簪袅,担任尉史,随着利氏族长死去,许多为吏的族人被黜免,他便摇身一变,成了利氏里任职最高的人。加上有“挽救”利平妻儿之实,所以利氏族人非但不恨他,竟渐渐以他为首,再过些年,或可成为利氏的新族长……

&esp;&esp;黑夫亦有些好奇,这个有能力的人,又会有怎样的志向呢?

&esp;&esp;换了平日,利咸肯定会三缄其口,但今日众人重聚,饮至酒酣,又听方才几人言志,这会也有些跃跃欲试,便朝黑夫拱手道:“我若说了,还望县尉勿怪,亦望二三子勿要笑话!”

&esp;&esp;“众人彼此相知,闲谈而已,何罪之有?但言无妨!”黑夫让他大着胆子说出来!

&esp;&esp;“那我便说了。”

&esp;&esp;利咸朝黑夫作揖,抬起头时目光炯炯。

&esp;&esp;“在死之前,我希望能得到县尉如今的地位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众人一阵缄默,而后都笑了起来,东门豹还拍着利咸,打趣道:“利咸,觊觎县尉的位置,你好大的胆子啊!”

&esp;&esp;利咸正欲解释,黑夫却不怒反喜:“利咸这志向不错,以你的才干,假以时日,一县之尉完全不在话下!”

&esp;&esp;利咸大受鼓舞:“借县尉吉言!”

&esp;&esp;听了大伙的志向,黑夫算是摸透他们现在的状态了,像惊、小陶,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,就想跟着黑夫,做他助力。像东门豹,这个过去最热衷立功的人,在残酷的厮杀过后,比较满足于现状,只求老婆孩子热炕头,想必不太想像过去那样拼命了。

&esp;&esp;季婴和利咸倒是有各自的目标,一个是做到大夫爵,一个则是想能成为县尉,尚有继续奋斗的理由。

&esp;&esp;不过,除利咸稍有野心外,总体而言,众人皆是黔首之志。归纳起来,依然脱不出三亩地两头牛,老婆孩子热炕头……

&esp;&esp;“我记得前世学过一篇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,讲的是孔子问众弟子志向。”

&esp;&esp;“子路说自己想要治理千乘之国,使其免受饥馑,让百姓有保护国家的勇气。冉有愿治理一个方数十里的邦邑,让百姓富足。公西华欲主持祭祀和会盟的礼仪工作,这算是儒者的老本行。”

&esp;&esp;黑夫初读这篇文章时还没什么感觉,如今才发现,孔子的弟子们志向虽不尽相同,却都到了“修身齐家治国”的层面,志向里包含了个人追求,也有出世立功的期盼。

&esp;&esp;这就是黔首之志与士之志的差距,不过稍微想想就释然了。光武帝刘秀在世道没乱时,也只想着“仕宦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”,还被其兄长笑话呢!

&esp;&esp;黑夫在那思索,众人却继续道:“若是共敖在此,他又会有怎样的志向?”

&esp;&esp;共敖虽是鄢县人,但也是黑夫这个小团体中的一员,众人做了一年袍泽,许久不见,还有些想念。

&esp;&esp;“那厮若在……”

&esp;&esp;季婴猜测道:“他肯定会鼻孔朝天,说自己看不起任何官职!”

&esp;&esp;大伙都笑了,这时候,一旁听了许久的惊突然问黑夫道:”兄长,吾等皆已言志,你的志向又是什么呢?“

&esp;&esp;所有人都止住了话语,目光齐齐看向黑夫,他们也很想知道。

&esp;&esp;利咸想起来一件事:“我记得去年吾等北上服役时,卜乘给县尉算了一卦,当时说,县尉他日定为郡守,县尉也说,做一郡守是自己的志向……”

&esp;&esp;“江河以形势而偏移,人的志向也会随眼界和见识而变的。”

&esp;&esp;黑夫饮了一口酒,笑道:“经历了灭魏攻楚之战,在中原淮北走了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