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5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(2 / 3)

加入书签

犯下投书罪,要交四千钱的罚款。

&esp;&esp;当时他们家刚办完一场葬礼,妻也怀孕了,拿不出这么多钱来,只能以劳役代替,但黑夫却直接“借”了四千钱给他,并当场烧了债券……

&esp;&esp;有了黑夫的相救,去疾得以将家里的钱用来请医者治病,又顺利等到妻子生产,产下了一个胖小子。

&esp;&esp;看着妻儿,去疾心满意足,唯独的心事,就是那份恩情一直没机会还,虽然黑夫越升越高,也不在乎。

&esp;&esp;这次,又轮到去疾服役,怀着忐忑之心抵达军营后,县尉在巡营时发现了他,与他攀谈一番后,见他并无武艺,开弓也很勉强,想了想后,便让他到身边做了书佐……

&esp;&esp;“我记得,当年你在投书上的字,写的还不错。”

&esp;&esp;县尉说的轻松,去疾却如蒙大赦,将此视为县尉的照顾,此为第二恩。

&esp;&esp;再加上这次放兵卒们回家秋收,此为第三恩。

&esp;&esp;“该怎么还啊……”

&esp;&esp;去疾很是苦恼,同时也在担忧自己走后,再归来恐怕是一年半载后了,妻带着一个孩子,该如何生活?虽然作为公士,田典会分一个仆役来帮料理田地,可舂米之类的活,就得妻自己做了。

&esp;&esp;妻一边哄着孩子,一边宽慰他道:“有踏碓,不会太苦。”

&esp;&esp;“再说了,上个月,田典去了趟乡里后,便带着几个工匠回来,在里闾中设了一个水碓房,说可以让乡人带稻谷去舂,交纳五分之一的谷就行,这也是县尉家做出来的器物,实在踩不动踏碓了,我亦可去那舂米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日子一天天近了,夫妻临别在即,皆依依不舍,到了最后一天,迷迷糊糊地醒来时,女曰鸡鸣,士曰昧旦。但不管什么时辰,总归都是要起的,王事靡盬(gu),不遑启处,作为小老百姓,一旦被征召,是没有选择余地的。

&esp;&esp;公士去疾家的黄梨树前,妻子往他已经鼓鼓的行囊里又塞进去一双新作的鞋履,眼眶通红,咬着牙说道:“良人若不从军法,则我与子俱坐法死!”

&esp;&esp;这是秦国送亲人从军的惯例嘱咐,去疾无奈地笑了笑,将昨天编好的一个草蚱蜢,塞进了儿子那只粉嫩的小手里……

&esp;&esp;“待我归来!”

&esp;&esp;与此同时,涢水乡邑,士伍牡家的门扉也开了,高个子的擎旗兵走出家门,他的父母妻子,在他走出老远后,依然在朝他呼喊:“不得爵,勿返!”

&esp;&esp;在安陆县上百个里闾,无数个家庭,都在重复着这两句话,父母兄弟妻儿,都站在门边,看着子弟带着冬衣、夏衣,背着薄薄的被衾,嚼着干粮离开温暖的家,在里门边同他们的什长、伍长汇合,点齐人数后,又如同一股股溪流,向亭部汇集而去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八月十七日,集结前夜,黑夫在安陆县郊的新家里,一家人吃完了“团圆饭”,侍候母亲歇息,尽了今年最后一点孝心后,黑夫发现,自己的弟弟惊也未睡下,反而有些惴惴不安地在庭院里走来走去。

&esp;&esp;“仲兄。”

&esp;&esp;惊有些忐忑地说道:“明日便是集结之日了,若是真的有人不来……”

&esp;&esp;他学过律令,担心若是逃走的人太多,仲兄会不好处置,甚至会因为征兵不足数,被郡尉惩罚。

&esp;&esp;“你居然在担心此事!”

&esp;&esp;黑夫无奈地笑了笑,招呼他在池塘边坐下,说道:“知道我这次征兵,为何要优先征召有产者么?”

&esp;&esp;惊颔首道:”仲兄告诉过我,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有恒心!”

&esp;&esp;“不错,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!在秦军里,素来喜欢用有恒产的良家子,而不喜无恒产的轻侠恶少年和闾左之人。其一是因为,良家子可以备足征战所需的衣物,而闾左之徒甚至连冬衣夏衣都买不起……“

&esp;&esp;在原本的历史上,参加了这场战争的黑夫和惊也算良家子,家里起码能给他们寄衣服和钱。

&esp;&esp;“其二,良家子容易服从军命,单打独斗可能不如恶少年,可一旦列阵而战,却比各自为战的轻侠强了无数倍,这就齐之技击不如魏之武卒,魏之武卒不如秦之锐士的原因之一。”

&esp;&esp;“其三,这些良家子纵然对征战有所恐惧,却也不会贸然逃走,因为会连累家人,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上战场!”

&esp;&esp;这就叫跑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