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3章 海市蜃楼(2 / 3)
深蓝色的海水外,别无他物。
&esp;&esp;安期生以三仙山之事游说秦始皇,若全是他自己胡编乱造,自然难以取信于人。但燕齐之所以较多仙山传说,除了地临大海,海天的明灭变幻,海岛的迷茫隐约,航海的艰险神奇,引发出人们丰富的联想遐思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海市蜃楼……
&esp;&esp;安期生告诉秦始皇,成山以东的海中,时有云气,如宫室、台观、城堞、人物、车马、冠盖,历历可见,甚至有仙人自空中过,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,当地人谓之海市。
&esp;&esp;他说,那就是三仙山仙境,但凡人却可望而不可及,唯独秦始皇这样的有德之君,或能登上去一探究竟……
&esp;&esp;秦始皇很感兴趣,特地跑来成山,希望能遇到一次海市,然而在这等了一天一夜,除了东海日出的景观的确壮丽外,安期生、卢生口中的“海市”,却点影子都没有。
&esp;&esp;眼看秦始皇面色不豫,方术士们也早就想好了圆场的说辞:“陛下,海市岂会天天可见?常是十年百年方能一遇,大概是,时机还未到罢?”
&esp;&esp;皇帝有些扫兴,但还是让人在前开路,他亲自走到成山角,要去看看那块数十年前齐人树立的石碑。
&esp;&esp;今日风浪比昨日小了许多,秦始皇带着李斯、叶腾、黑夫、子婴等群臣,以及安期生、卢生、韩终等方士,跋涉数百步,终于走到了大石碑下,这才看清,上面已经被风吹雨淋,有些掉色的三个大字:
&esp;&esp;“天尽头!”
&esp;&esp;这里给人的感觉,的确像是天地的尽头,立于悬崖之上,眺望茫茫海波,秦始皇长舒了一口气,看来,他的心情已从等待海市蜃楼不得的失望里好转过来。
&esp;&esp;随行的其余人,却各怀心思。
&esp;&esp;卢生在打量着黑夫,他认为此人才是方术士的大敌,一直在防备黑夫会使绊子。但这一路上来,黑夫却没有贸然进谏,或许是他知道,皇帝已对此事入迷,当面说什么寻仙求道不可能,反而会适得其反吧。
&esp;&esp;他也没满口胡话,说一些自己根本无法解释清楚来源的故事,来混淆视听。
&esp;&esp;胶东不是陇西,这次黑夫身边,没有老巫雅来帮他背书。
&esp;&esp;同样的事,从不同人口中说出来,效果大为不同,譬如蓬莱仙山等事,由安期生来说最妙,因为他名声在外,你换个人来说,便大打折扣了。
&esp;&esp;所以黑夫看上去格外沉默,使得韩终低声对卢生道:“这黑夫郡尉,当初与吾等合作多好,然皇帝听千岁翁之说后,已决定要在东海寻仙了……”
&esp;&esp;但卢生却不认为己方已经完全获胜,也不认为这黑夫已经全然放弃,方术士的计划,还差最后一着,他们才能抵定胜局,让皇帝支持出海寻仙之事。
&esp;&esp;于是,乘着这恰好好处的氛围,方术士们开始向秦始皇请求,可以去琅琊,祭祀四时主,在那多待一段时日,待到明年开春,乘坐楼船出海,寻找三仙山!
&esp;&esp;这是一个阴毒的调虎离山之策,胶东是黑夫的地盘,很多事情在这是不好办的,但琅琊就不同,那儿才是方术士新的大本营,他们的谋划,他们对秦始皇的建议,黑夫鞭长莫及……
&esp;&esp;这时候,默然良久的黑夫终于说话了,他出面禀道:
&esp;&esp;“陛下,海寇尚盘踞于齐地诸郡海岛之上,不时袭扰沿岸,如何能安心寻找仙山?再者,大海淼淼,风浪巨大,一旦迷失,难以返航。臣闻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,百金之子,立不倚衡。提议之人,真乃居心叵测!”
&esp;&esp;“扫灭海寇,肃清海岛,这不是胶东郡守份内的事么?”
&esp;&esp;卢生见黑夫入套,心中冷笑,立刻进言道:“陛下,不妨就先请胶东郡守开春之前击伐海寇,臣等再奉陛下出海不迟!”
&esp;&esp;秦始皇皱起眉来,看向黑夫:“开春前扫清海寇,黑夫,你能办到?”
&esp;&esp;“恐怕不行。”
&esp;&esp;黑夫如实禀道:“陛下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齐亡时,雍门司马以齐舟师入海,给朝廷没有留下片板,过去几年,诸田一直与其暗中往来,供给钱粮。海的另一头,又有东夷君长沧海君,收纳六国遗士,日夜妄图复国……与之相比,胶东船、兵皆不足,想要彻底肃清海寇,非一年半载不可!”
&esp;&esp;“那朕就给你一年!”
&esp;&esp;秦始皇不是个耐心的人,他冷面道:“一年内若盗寇未扫,那胶东郡守,可以换一人来当了!”
&esp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