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5章 回家的诱惑(2 / 3)
,他说,一年前,黑夫旧部小陶主动请缨,为大军断后,却反被贾和所弃……
&esp;&esp;“在长沙营,吾等要治的是兵卒身体之疾。”
&esp;&esp;黑夫起身道:“可在这,要治的,却是兵卒心中之疾!”
&esp;&esp;何疾?怨也!
&esp;&esp;黑夫带兵多年,最清楚不过,治军时,须留意君、将、兵、民之“和”,以求三军无怨。遇上士气枯竭,徭役思归时,绝不可使怨治怨。
&esp;&esp;否则,怨心就会酿成更可怕的动乱,历史上,陈胜吴广的事自不必说,唐亡于黄巢,而祸基于桂林,也是一群戍卒想回家闹出的事。
&esp;&esp;千万不要小看,回家的诱惑。
&esp;&esp;“但兵卒欲归不得之怨,要如何平息?”
&esp;&esp;子婴很苦恼,按照律令规定,秦朝戍卒的服役期限是一年,本该在一年前,就有新兵前来接替南征军,让他们回家。
&esp;&esp;但秦始皇下了死命令,百越一日不平,南征的将士就不能回家!
&esp;&esp;于是,十几万人,无奈地在前线超期服役一年又一年,这也就罢了,贾和处置失当,一味严刑惩处,无疑点燃了全军的愤怒,这才逃亡闹事不断。
&esp;&esp;即便黑夫是主将,也没有权利,将兵卒徭役放归啊。
&esp;&esp;“只能退而求其次了。”
&esp;&esp;黑夫笑了笑,似是有了主意,让利仓去通知将军贾和,以及诸校尉来这开会,而后拉着子婴,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&esp;&esp;子婴面露迟疑:“真要如此?”
&esp;&esp;黑夫话语不容置疑:“只能如此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监军乃是皇室贵胄,陛下之侄,公子王孙之长!”
&esp;&esp;半个时辰后,等贾和及四名校尉到齐后,黑夫也不提别的,先吹了一波子婴,简直将他说成是秦始皇帝在南方的耳目、眼睛,让将尉们心生畏惧。
&esp;&esp;稍后,黑夫又按照程序,出示了鎏金的虎符,以及文书、节杖,表明自己号令三军的权力。
&esp;&esp;他转述了秦始皇帝两年平越的意志,肃然道:
&esp;&esp;“欲平南越,必固三关,如今阳山关戍卒徭役反叛,岭道断绝,当立刻收复,但我听闻,军中士卒颇有怨心,难以驭使,诸君以为,当如何处置?”
&esp;&esp;贾和浑然没当回事:“君侯,兵卒些许小怨,罚之即可。”
&esp;&esp;“罚?”
&esp;&esp;黑夫摇了摇头:“兵法云,卒未亲附而罚之,则不服,不服则难治,眼下兵卒思归,与将吏离心,单纯重刑惩处,恐怕不妥啊……不过贾将军说得没错,为了正军心,罚不可逾日,有些人大败而归,却遮掩战绩以逃惩罚,已经很久了……”
&esp;&esp;他的声音变得急促起来,将手里的军符一掷,喝令道:“二三子,将贾和拿下!”
&esp;&esp;说犹未尽,屋舍内,便走出二十余人,为首的是桑木,身后均是黑夫在安陆时精挑细选的亲卫,身着甲胄,手持利刃,把贾和横推倒拽,恰似皂雕追紫燕,浑如猛虎啖羊羔。
&esp;&esp;贾和有些发懵,大呼冤枉,其余四名都尉也面面相觑,颇为心惊。
&esp;&esp;已被黑夫说服的子婴却站了出来,肃穆地宣布道:
&esp;&esp;“军法有云,夫将自千人以上,有战而北,守而降,离地逃众,命曰‘国贼’。身戮家残,去其籍,发其坟墓,暴其骨于市,男女公于官。自百人以上,有战而北,守而降,离地逃众,命曰‘军贼’。身死家残,男女公于官。”
&esp;&esp;“贾和身为裨将,统辖兵民四万,却弃军先遁,丧师数千,又丢失番禺、龙川等邑,有国贼、军贼之罪。为遮掩大败,虚报斩首,无为将之德,驻于郴县,又举止失措,致使军中多有逃亡,更有据城反叛之徒,亦无为将之才,今撤其裨将之职!”
&esp;&esp;贾和愤怒大呼,事发的时候,他也曾战栗胆怯,但比起西路军,中路的战损没那么夸张,稍加掩盖,加上一万多颗“越人”的首级,算是所失与所得相抵消,朝廷也没治他罪,毕竟南方已成烂摊子,贸然撤换前线将领,只会更糟。
&esp;&esp;本以为这一篇算揭过去了,黑夫初来乍到,身边仅有寥寥千人,也不敢拿他怎么。
&esp;&esp;却不料,报应来得这么快!
&esp;&esp;其余四都尉战战兢兢,按这说法,若真要追究起来,他们难逃一劫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