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4章 投鞭断流(2 / 3)
p;&esp;他就是要通过这场对六国,对匈奴的反击战,将这两个根本尿不到一个壶的集团,捏合到一起。
&esp;&esp;领导都是善于总结的,黑夫也不例外,他说道:“由此可知,秦之中衰,由失西河始。”
&esp;&esp;“秦之大兴,亦由复西河始!”
&esp;&esp;黑夫一挥手,神情肃穆:
&esp;&esp;“眼下六国诸叛军窃据西河,若不能收复,吾等,皆为大秦之罪人也!”
&esp;&esp;司马欣与众将皆俯首道:“有摄政为帅,士卒用命,必克复西河!”
&esp;&esp;不管过去双方怎样将狗脑子都打出来,现在一致对外,先把六国赶跑再说。
&esp;&esp;这时候,叔孙通来了,跪倒在地,双手献上一封文书:“君侯,新檄文,写好了!”
&esp;&esp;早在黑夫决定对六国全面进攻时,就让叔孙通鼓捣一篇通俗易懂,又能激励士气的檄文出来,但叔孙通咬秃了笔尖,却给黑夫交了这么一份玩意:
&esp;&esp;檄文的大意无非是,当年六国攻秦,合从缔交,诸君王为纵长,四公子为首脑,汇集九国之师,征募贤良策士如公孙衍、苏秦、陈轸、苏厉,又得兵家武将诸、庞涓、匡章、廉颇、赵奢、李牧、项燕等。
&esp;&esp;结果呢?诸侯最多到达函谷关,秦人开关对战,还未用全力,便打得六国大败而归,从散约破。
&esp;&esp;而眼下六国余孽,不论是甲兵人众,还是文韬武略,都远不如昔日,竟敢乘着武忠侯廓清朝堂之际,勾结奸佞赵高及北虏匈奴,乘乱进入西河,真是胆大妄为,连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,只需要武忠侯带着秦师东征,便能像过去那样,将六国打得落花流水……
&esp;&esp;叔孙通为了讨好黑夫,形容秦军军容之盛时,甚至还说什么“以秦之众旅,投鞭于河,足断其流!”
&esp;&esp;听着是霸气,但叔孙通不知道,他误打误撞,马屁拍到这匹大黑马脚上了。
&esp;&esp;黑夫当场就撕了檄文,让叔孙通重写,还骂他道:
&esp;&esp;“叔孙通,汝莫非是做了官,进了咸阳,便笔秃才尽了?”
&esp;&esp;叔孙通被骂得一愣一愣的,黑夫却问他:“汝鲁人焉?楚人焉?秦人焉?”
&esp;&esp;这送命的题,当然不能答错,从小长在泰山脚下的叔孙通毫不犹豫地数典忘祖:“叔孙通自然是秦人!新秦人也!”
&esp;&esp;黑夫道:“那汝竟不记得,自从十余年前,始皇帝灭六国,一天下,世间便再无六国之民,而只剩下一种人:秦人!最多分新故而已。”
&esp;&esp;“既无六国,汝在文中,屡屡重申秦与六国仇怨作甚?生怕彼辈裹挟之民想不起来?生怕战后秦人不报复关东之人?”
&esp;&esp;这就是叔孙通忘记了,黑夫要强调的是:腐朽落后,一心复辟自己奢靡生活的六国残余旧贵族,与天下人的矛盾。
&esp;&esp;而不是翻六国与秦的旧怨老账。
&esp;&esp;“还有。”黑夫警告道:“那投鞭断流一词,不许再用,再乱胡诌,本摄政先将你投河!”
&esp;&esp;领导动动嘴,秘书熬秃头,叔孙通一边跟着大军行进一边熬夜,撑得眼圈发黑深陷,终于做出了黑夫想要的文章来……
&esp;&esp;“念!”
&esp;&esp;起风了,风自关中来,往西河而去,黑夫裹着大氅,让叔孙通将此檄文昭告三军!
&esp;&esp;叔孙通捧着檄文,大声念道:“为传檄事:大秦摄政、武忠侯尉君奉始皇帝遗诏,靖难北伐,以诛逆子胡亥、逆臣赵高之罪。二贼负隅顽抗,竟使秦人同室操戈,幸昊天有灵,降天火地雷于武关,举关不攻而堕。秦中士卒亦反其戈以迎义师,咸阳遂不战而复,伪帝胡亥丧命,奸佞赵高窜逃。”
&esp;&esp;“然旧六国之余孽项籍等,亦乘机作乱,至今一年有余矣。群盗本六国王孙之孽,往日贪如硕鼠,蹂躏百姓。始皇帝降之为庶人,彼辈心有不忿,竟为一氏一姓之富贵,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,割据作乱。”
&esp;&esp;这次叔孙通总算过关了,黑夫满意地点头道:“传抄分发下去,要教三军知道自己这一战,要为何而战!”
&esp;&esp;“更要让全关中的故秦人知道,在此危急时刻,又是谁,在力挽狂澜!”
&esp;&esp;就这样,檄文被书吏传抄,发放给各百的军法:
&esp;&esp;“贼等自处于安富尊荣,而视关东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。荼毒生灵数百余万,蹂躏郡县五千余里,所过之野,一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