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长秋宫! &esp;&esp;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摆开,杨启峰背负着双手,缓步来到长秋宫前。 &esp;&esp;“叩见陛下!”长秋宫前宫娥跪服余地,杨启峰刚刚走入长秋宫,就看见一位面容苍老的白发老者。 &esp;&esp;老者身子骨硬朗,但站立的腰杆早就无往日挺拔,皱纹充斥在脸上,看见杨启峰走入,立即跪拜下来行礼道:“叩见陛下!” &esp">
阅读历史 |

第九百二十九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长秋宫!

&esp;&esp;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摆开,杨启峰背负着双手,缓步来到长秋宫前。

&esp;&esp;“叩见陛下!”长秋宫前宫娥跪服余地,杨启峰刚刚走入长秋宫,就看见一位面容苍老的白发老者。

&esp;&esp;老者身子骨硬朗,但站立的腰杆早就无往日挺拔,皱纹充斥在脸上,看见杨启峰走入,立即跪拜下来行礼道:“叩见陛下!”

&esp;&esp;“国丈无需多礼,”杨启峰亲自上前,一把的搀扶起王方远,微笑的开口讲道:“今日巧了,在长秋宫见到国丈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自朕和皇后大婚,如今已经几十年,见到国丈的次数寥寥无几,每一次都是重要庆典节日,如同此番私下见面很少见。”

&esp;&esp;“吩咐下去,就在这长秋宫设宴,朕要宴请国丈!”

&esp;&esp;“多谢陛下!”王方远鞠躬一拜,神态异常郑重。

&esp;&esp;见此,杨启峰心中叹息,善者不来来者不善,大皇子竟然把这一位给请出来了。

&esp;&esp;看见王方远的第一眼,杨启峰就晓得了其中的猫腻,这一位躲了自己几十年的人,如今反而光明正大的出现在自己面前,怎么可能没有猫腻。

&esp;&esp;设宴不过是试探,按照着王方远的性格,早就开口推脱了。

&esp;&esp;“陛下,此番老臣前来,却是有一个不情之请。”闲聊了一会,王方远直奔主题,杨启峰豪气干云的讲道:“国丈有什么请求?”

&esp;&esp;“直接可和朕明言,昔年朕孤身入帝京,正是蒙国丈赏识,不但科举相助,还下嫁爱女于朕,这一些朕都铭记于心。”

&esp;&esp;“臣自陛下称帝之后,辞去所有职位,早就不管朝堂之事,但此番朝堂争论,已经如同风暴,席卷天下九州。”

&esp;&esp;“此等混乱情况,不能继续持续下去了,”

&esp;&esp;“国丈说的有理,可主帅好定,但副帅难求,陈国公和滕国公已经定下,但余下的人选难啊?”杨启峰顺着话语讲述道。

&esp;&esp;“对于人选选谁?这是陛下之事,臣只只想说一句,东海之战,关乎国本,这是国运之战,要是败了我仙商自此气数大损。”

&esp;&esp;“气运一道,此消彼长,这少了就是真的少了,未来想要有此巅峰气运,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所以臣建议派遣老持稳重者前往!”

&esp;&esp;老持稳重,杨启峰心中念叨了一句,看看这就是说话的艺术,句句没有提及大皇子,可句句说的都是大皇子。

&esp;&esp;老持稳重,这四个字说的都是大皇子。

&esp;&esp;大皇子作为嫡长子,向来行事沉稳,外加如今大皇子已经年近四十,正符合老持稳重这四个字。

&esp;&esp;“国丈放心,朕晓得了。”杨启峰点头,表示着明白了王方远的话。

&esp;&esp;“宴席已经摆好,还请陛下和父亲赴宴!”王熙凤款款走来,火候掐的十分精准,对此杨启峰也不多言,站起身来招呼王方远离去。

&esp;&esp;一场宴席之后,杨启峰就离开了长秋宫,看着杨启峰离开的仪仗,王方远对着王熙凤讲道:“成了!”

&esp;&esp;说完,王方远大步的朝着宫外而去。

&esp;&esp;看着王方远离开的背影,王熙凤微微一叹,这一次为了东海之战,下的血本可是不小,如今收获了利益,却是损失了亲情,也不知道余下半日会不会出现幺蛾子。

&esp;&esp;国丈入宫,这哪里能够隐瞒的住,揽月殿和祈云殿那二位都不是省油的灯,不过转念一想,就半日的功夫,不可能翻的了盘。

&esp;&esp;远远离开了长秋宫后,杨启峰直接回到暖阁中。

&esp;&esp;王方远的到来,杨启峰多少的有一些意外,看来这一次老大对副帅是志在必得,不然不能够祭出这一道杀手锏。

&esp;&esp;杀手锏被称呼为杀手锏,就是不可轻用,要是时常动用,也就是不是底牌了。

&esp;&esp;这一次动用后,下一次可就没有什么威力了。

&esp;&esp;对王方远这位国丈,杨启峰还是自觉有愧的,毕竟当初这可是被杨启峰忽悠瘸了的大人物,也正是因为王方远,自己成功勾搭上了势力强大的保皇党。

&esp;&esp;借助着保皇党的羽翼暗中发展,要是无保皇党的庇护,自己当初怎么可能轻易获取到邺城县令此等要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