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七章 公公莫见怪(1 / 4)
&esp;&esp;北京城的初三比初一、二还要热闹,因为打今儿开始,才算是真正的过年。
&esp;&esp;大年初一,也就是正旦那天,百姓们固然是过年了,可官员们却不放假。
&esp;&esp;一路上,王体乾跟良臣说了不少过年的事。
&esp;&esp;据他说,初一那天,皇爷要朝会。
&esp;&esp;这规矩是打太祖皇帝洪武爷那定下来的,十分隆重,以致跟皇帝的登基仪式差不多。
&esp;&esp;按大明会典,初一天不亮,尚宝司和锦衣卫就要在奉天殿摆朝仪,然后各坊各司其职,时辰一到,百官就要进宫朝拜,整个流程下来得一个时辰。完事后,百官各回衙门封印,等到日落才能落衙归家,之后才有五天年假。
&esp;&esp;而初二这天,百姓也好,达官贵人也好,都讲究在家守岁纳福,不兴给亲朋好友拜年。所以,初三这天起,北京城才真正热闹。
&esp;&esp;不但百姓们访亲走友,相互拜年,达官贵人们也是马车轿子齐出动,街上的人比往常那是多了无数倍。有的地方摆庙会的话,那就是人山人海,一眼都看到不头。
&esp;&esp;“陛下正旦也朝会?”
&esp;&esp;良臣有些惊讶,万历爷几十年不上朝的人,大过年的愿意动弹?
&esp;&esp;“这个啊…”
&esp;&esp;王体乾笑了起来,没说皇爷正旦到底上不上朝。
&esp;&esp;良臣琢磨着万历肯定没上朝,哪怕这正旦是大明朝一年一度的盛大年会。
&esp;&esp;须知万历这董事长可是国朝历来除武宗陛下外,最不待见手下员工的。大过年的,也别想他露个面,估摸着多半是太子朱常洛代他老子参会了。就这,都是万历给他老祖宗面子,要依他性子,能直接把年会给取消了。不过他真要取消的话,估计高兴的反而是那帮员工了。
&esp;&esp;大年初一,谁个吃饱了撑的还要去上班呢?
&esp;&esp;想到朱常洛,良臣自是想到了他老婆李翠儿。
&esp;&esp;算预产期,西李生产应当就在正月,最迟不过二月初。良臣倒不担心西李会碰上难产,且知道她生的是个女儿,只是单纯的想念这位史书上以泼辣无脑著称的女人。
&esp;&esp;却不知西李有没有听自己话,把朱由校弄到名下收养,二叔那边是不是提前成了天启帝的大伴。
&esp;&esp;一个中心,两个基本点的大道理,西李到底吃透没有?
&esp;&esp;不管是否上郑贵妃那条贼船,良臣始终将注码压在朱常洛这头,一个西李,一个二叔,再加一个巴巴,那是他自己给自己弄的三重保险。
&esp;&esp;这三重保险,缺一个都不成,且是相辅相成的。
&esp;&esp;没有西李,就没有二叔,因为历史上正是西李给了二叔机会,才能让他老得以烧了朱由校这冷灶。
&esp;&esp;没有巴巴,同样也没有二叔。二叔没成九千岁前,宫里的竞争对手可多着哩,要不是老祖奶奶发话,二叔也不会一飞冲天。
&esp;&esp;现在,三重保险叫良臣提前捏在一起,前世无数穿越小说中,哪个有他这样的金手指和金大腿。
&esp;&esp;真是,命好不能怪政府啊。
&esp;&esp;原先在关外时,良臣还没那么心切,这会进了京,心里倒愈发想念二叔和那两个故人了。
&esp;&esp;对二叔,良臣那是亲情。
&esp;&esp;对巴巴和西李,那是友情。
&esp;&esp;友谊天长地久。
&esp;&esp;友谊万岁!
&esp;&esp;可惜,以他目前的情况,和西李的友谊恐怕难续前缘了。
&esp;&esp;良臣可不想叫道友逮住切了命根子。
&esp;&esp;倒是能给巴巴一个惊喜,大过年的,侯二和孩子都不在身边,想来巴巴此时最是无助、空虚和寂寞了。
&esp;&esp;此时,他从天而降,无疑就是给巴巴最好的过年礼物。
&esp;&esp;想是这样想,可就是不知道郑贵妃那怎么安排他。要是这位贵妃娘娘大过年的也不想让他清闲,上马赶鞭的给他派差事,那可就真是好事要多磨了。
&esp;&esp;王体乾不知道魏舍人正在想东想西,但听城中到处在鸣放鞭炮,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在相互拜年,说着好话,过年气氛十足,不由也高兴的给良臣说了两段宫里过年的趣事。
&esp;&esp;“舍人可知道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