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见成效(2 / 3)
经积累许多,论文也初步成型。他打算直接将水珠莲的研究报告,直接投稿给世界级的生物权威杂志《生命》。
&esp;&esp;将论文中的一段话修改通畅,齐强伸了一个懒腰,准备离开宿舍,去食堂吃饭。
&esp;&esp;正走出门,隔壁宿舍的门被霍然打开,一个浑身穿着皱巴巴的青年,低头刷着手机屏幕,一边刻薄的吐槽:“什么垃圾,又在胡说八道了,骗鬼呀,什么净化植物,估计又在骗纳税人的钱了。”
&esp;&esp;他正说着,看见齐强也站在门口,顿时像找到知音一般,拉着齐强说话:“师兄,去吃饭呀,帮我打包一份呗!对了,师兄,你看这条新闻,简直就是胡说八道,没脑子没下限了。什么类似水葫芦的植物,能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,明显提升内河的水质情况。简直就是忽悠无知群众嘛!”
&esp;&esp;这人是齐强博士生导师所带的研究生,但一向不被导师所喜。不仅为人尖酸刻薄爱挑剔,而且能懒则懒,让齐强的老师非常头疼。
&esp;&esp;齐强刚进入清河大学任职,工资不高,干脆在学校申请了一个宿舍,正巧住在这位师弟旁边房间。深深领教此人难相处。
&esp;&esp;不过,他说的内容倒是难得引起齐强的注意,询问之后,才知道清河市最近在种植一种特殊的净化河道水质的植物,成果惊人。
&esp;&esp;这个研究生师弟骂骂咧咧一番后,就光着膀子转身回宿舍,关门之前还叮嘱一句,师兄别忘记给我带饭。
&esp;&esp;齐强无奈地摇摇头,去食堂的路上,也掏出手机,查看起这个研究生师弟所说的报道。
&esp;&esp;查看地方新闻,很快就找到关于净化水质的植物的报道。
&esp;&esp;齐强仔细阅读,发现这篇很长的报道,对政府的这次治理城市内河污水的具体方案,进行了全面的介绍。
&esp;&esp;齐强不是那个研究生师弟,他阅读报道时,虽然同样产生怀疑心态,但却没有无脑谩骂。
&esp;&esp;新闻报道里,讲述了政府花费资金引进新的净水植物,也说明了净泉凤眼莲的净化水质的效果。如果是在一个多月前,齐强或许很难相信报道中所说的内容。
&esp;&esp;但是,如今,宿舍里就种着一棵水珠莲的齐强更想知道,这种植物是怎么工作的。他刚刚完成了一份关于水珠莲的分析论文,因此,他决定去在完成水珠莲的论文报告之后,去九文区种植净泉凤眼莲的河道,亲眼看看,报道中所说
&esp;&esp;净泉凤眼莲如同惊雷,给普通人带来惊叹,也给研究学者带来不解。
&esp;&esp;越来越多的研究者,开始对清河市政府种植的这种未曾听闻的植物,进行深入研究。
&esp;&esp;而林曾除了对此保持一定的关注,更多的的时间,还是投入到研究特殊植物的炼制上。
&esp;&esp;这半个月的时间,潘若明基本上已经将异度绿化公司的业务梳理清楚。
&esp;&esp;种植墙和地毯草两方面的订单,都在稳步增加。公司招聘了首批的员工,有外勤施工人员,也有室内工作的员工。
&esp;&esp;在完成公司整顿之后,每天能够完成的订单数量,达到过去的三倍。
&esp;&esp;每天能够完成的种植墙订单,达到二十多个,而地毯草的业务订单也开始承接到了几个大型项目的地面工程。比如,海市的一个中学室内足球场,鹭岛市的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地面草坪工程。
&esp;&esp;仅足球场的草地工程,就达到七千多平方米的地毯草使用量。按照每平方米两百元的地毯草价格计算,异度绿化公司就能获得一百五十万元的工程款。
&esp;&esp;可以说,林曾的公司,进入一个加速盈利的阶段。
&esp;&esp;林曾的资金,在被大梦公馆的住宅清空之后,又再次充实起来。
&esp;&esp;而随着净泉凤眼莲在水域污染方面的作用大放光彩,公司也接到大量意向咨询。
&esp;&esp;林曾让潘若明暂时不用着急。
&esp;&esp;此时,净泉凤眼莲真正的能力,还掩盖在滴滴答答流淌的水声下,未曾被人发觉。
&esp;&esp;短暂十几天的时间,充其量只能够对内河的水质情况略微改善,但却不是净泉凤眼莲的极限所在。
&esp;&esp;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,它给清河市河道带来的变化,会让人瞠目结舌,震惊不已。
&esp;&esp;大梦公馆的住宅安静无声,突然书房的飘窗上,响起《一对对》这首歌的悠扬旋律。
&esp;&esp;林曾正在研究米果炼制的步骤,被铃声打断,
↑返回顶部↑